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实施《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1:26:30  浏览:940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实施《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通知

新闻出版署


关于实施《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通知
1992年11月14日,新闻出版署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音像归口管理部门、新闻出版局:
《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以下简称“标准编码”)是一九九二年五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的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GB13396-92),将于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在全国实施。该项国家标准的实施,为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收藏等部门进行科学管理和信息交换创造了条件,有利于音像制品的版权保护和市场管理,对保护音像出版单位的合法权益,对音像管理工作的法规化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标准编码”的顺利实施,特作如下规定:
一、凡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以后出版的音像制品,必须编加“标准编码”。
二、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以前出版的音像制品,凡需要再版的必须补编“标准编码”。
三、各音像出版单位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以前出版的音像制品的库存,如需继续发行,必须在其装帧纸上补编“标准编码”。
四、各印刷厂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不得承接未编加“标准编码”的音像制品装帧纸、片蕊纸、宣传画的印刷业务。
五、各音像发行单位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不得再购进未编加“标准编码”的音像制品。
六、各有关单位应接受当地音像归口管理部门对“标准编码”管理、使用等方面的指导、监督、检查。
现将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中心(即中国ISRC中心)制定的《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管理暂行办法》发给你们,请将本通知和《管理暂行办法》转发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落实该项国家标准的实施,认真监督、检查各有关单位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请及时与中国ISRC中心联系。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法警的素质不容忽视

杨涛


新华网长沙6月2日报道,因玩忽职守而使犯罪嫌疑人当庭脱逃,至今尚未抓捕归案,湖南岳阳市君山法院有关责任人将被严肃查处。据悉,事故直接责任人饶某今年51岁,原在法警队工作过一年多时间,因年龄偏大不能授衔而调离,今年3月法院又将他安排进警队。
依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从其他部门调任不同职务司法警察的最高年龄:办事员、科员级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科级不超过三十五周岁,副处级不超过四十五周岁。而饶某今年51岁了,君山法院还是将他安排进警队,仅从这一点来看,法院领导也是难逃其责。
司法警察是在司法机关内为司法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的重要力量。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担负着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执行传唤、拘传、拘留,提解、押送、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执行死刑等重要的职责。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担负着保护犯罪现场,传唤、拘传、协助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参与搜查等重要的职责。可以说,司法警察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很强责任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对担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作出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良好的品行和身体健康等条件的规定。同样,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担任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也有类似的要求。   
不过,规定终究是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事实上,很多基层的司法机关并不重视司法警务工作也不重视司法警察的素质。司法警务工作没有真正提到重要位置,而司法警察则更多地当作为一种待遇,或给领导的司机,或给没有希望转法官、检察官的人,或给年纪较大想轻闲休养的人。在这种情形下,司法警察的业务、身体素质的要求都统统让路。当然,司法警务工作也因此没有了保障或保障无力,有的本该由司法警察来执行的事务由法官、检察官代劳了;有的本该由多名司法警察来完成的事务而只有少数司法警察在场;还有的司法警察因为身体等原因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完成司法警务,给司法工作的安全带来隐患。
近些年来,各地法院、检察院因为司法警察的缺位或渎职导致在司法工作出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脱逃、自杀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当然跟司法警察本身的玩忽职守行为有关,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我们的有关领导没有高度重视司法警务工作及司法警察的素质,司法警察的素质没有保障,当然很难期望他们干出高质量的司法警务工作。
真正重视起司法警务工作来,提高司法警察的素质,切实清除不合格的司法警察,这是司法工作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君山法院发生的脱逃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Email:tao1991@163.net
tao9928@tom.com


  [案情]王某与韩某于2010年10月15日签订协议书一份,约定由王某向韩某给付前期“运作费”人民币30万元,韩某对王某提供的不符合条件的三家单位进行“包装”,使这些企业能够通过某市人民医院装饰工程的资格预审进而参与工程的招投标,中标后再支付相应的报酬。协议签订后,王某向韩某支付人民币30万元,韩某将此款用于请客、送礼、打点关系。后由于招标方资格审查严格,王某提供的三家单位经审查两家业绩系虚构,一家自动放弃报名,该协议未能继续履行。后王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韩某所签合同无效,韩某返还基于该无效合同取得的30万元。审理中,韩某认为其与王某所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合法有效,应予维持。双方理应按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故请求法院驳回王某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和返还30万元财产的请求。
[评析]本案的争议焦点是王某与韩某所签协议效力如何,王某给付韩某的30万元应如何处理。

就合同效力问题,《招标投标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本案当事人于2010年10月15日所签协议,目的在于将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所谓“包装”(实质是虚构事实)的方式通过某市人民医院装饰工程招投标的资格预审,该行为扰乱了招标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必然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该协议应为无效。

就30万元应如何处理,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此无效合同性质严重、危害后果大,若仍适用返还财产的方法处理,则不能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足以消除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故应驳回王某要求返还30万元运作费的诉请。第二种观点认为:本案王某基于协议向韩某支付的30万元,是让韩某用于所谓的“包装”活动,以确保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格预审,实际上韩某也将上述款项用于请客、送礼、打点关系等一系列非法活动,因此,该30万元是用于非法活动的财物。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故本案应根据上述规定及《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之规定,由法院另行制作民事制裁决定书对该30万元予以收缴。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